王行宽教授教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时间:2016-1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肝失疏泄,肺失治节,致使肝胃不和,胃气虚弱,胃中气血逆乱,胃络瘀阻,胃膜胃络失于煦养而萎缩。治疗上主张多脏调燮,综合治理,隔脏相治,治胃不忘治肝治肺。王教授还强调胃病位虽在胃,然治多责之于肝。此皆因肝气每易犯胃,胃虚屡招肝乘,此肝胃传变之常,故临证每每肝胃同治。肝、胃、肺三脏联系非常密切。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王教授认为又系胃阴亏久,胃络失养,久病入络。故治宜疏肝益胃、左金制木、益气养血。

1、疏肝益胃

王教授注重从肝治胃,擅长采用夏度衡教授之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肝胃百合汤中,百合味甘而平,“主邪气腹胀心痛”,与甘平之甘草为伍,润胃而不湿脾,健脾而不燥胃,能调中利气,而扶土抑木;柴胡配伍黄芩以疏肝解郁,调达肝气,不使肝气横逆犯胃;郁金辛微凉,为血中之气药,能降胃气而解郁,活血止痛。四药合白术、茯苓、枳实、谷芽、麦芽共奏疏肝健脾益胃之功。

2、左金制木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足阳明胃经“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从经络生理上说明肺胃互相依赖。王教授认为脏腑气机的平和及失调与肺气的通调治节功能有密切关系。而肝之与肺“左升右降”,肺金能克肝木,木能疏土,肺虚无力制肝则肝旺,肝旺则脾胃不安。故肺气调畅,治节有司则可疏肝达脾。王教授在遵照叶天士“安胃和肝”的基础上尤重调畅肺金,自拟经验方柴百连苏饮,百合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润肺、补土清金之功效。紫苏味辛性温有“宽中气”、“清肝气”、“解郁结”之功。百合、苏叶润辛结合,畅肺金令金行左位,使肺司治节而起制木之能,达左金平木之意。

3、益气养血

王教授认为胃痞乃虚实夹杂之痞,遵从叶天士“治胃之法全在温通,虚则必用人参,药味皆属和平”之说,善用甘微温之人参大补元气。喜用四物汤中当归、白芍补血柔肝,易川芎为丹参以养血活血,攻补兼施,虚实并治,四药合用使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附:典型病例

周某,男,48岁,已婚,年9月21日初诊。诊见时有胃胀,嗳气,纳食一般,口干苦,凌晨时胃中不适,进食后诸症缓解,神疲,夜寐早醒,大便软溏,日行1~2次,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曾做胃镜及活检: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宜疏肝木,益胃气,养血柔络。处方:白参10g,黄芪20g,当归10g,白芍10g,丹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柴胡10g,百合15g,苏叶5g,郁金10g,谷芽10g,麦芽10g,枳实10g,炙甘草3g,20剂。

年10月12日二诊:胃胀嗳气显减,纳食改善,余如前,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原法增损,再拟疏肝益胃,左金制木。处方:百合15g,苏叶5g,白参10g,当归10g,白术10g,茯神15g,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黄芩10g,蒲公英10g,郁金10g,稻芽10g,麦芽10g,鸡内金10g,炙甘草5g,14剂。年10月28日三诊:目前以胃胀为主,偶痛,纳食后可缓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18日复查胃镜及活检好转,萎缩性胃炎呈轻度改变。原方有效,上方加广木香5g,20剂。

年11月19日四诊:目前以胃微胀为主,余均可,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近查胃镜并活检:轻度浅表性胃炎。示萎缩性胃炎获逆转之象,再拟调和肝胃,益气养血,兼宣肃肺金,左金制木。处方:百合15g,苏叶5g,白参10g,白芍10g,当归10g,柴胡10g,黄芩10g,蒲公英10g,丹参10g,谷芽10g,麦芽10g,枳实10g,白术10g,郁金10g,茯神15g,炙甘草3g,14剂。年12月5日五诊:无明显不适,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嘱上方续服10剂,定期复查胃镜。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湖南中医杂志》,年06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投稿:

qq.







































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fmo.com/cjzz/15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