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过小年时,大年初一吃饺子的讲究多到你

时间:2025/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北饺子,南汤圆。一年里大大小小的节日,饺子在北方的餐桌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过年,这样全家团聚的大节日,当然也少不了饺子的身影。

包饺子是一项繁琐的事情,从调馅到和面,从擀面皮到包饺子,最后才是下锅煮饺子。在我们家,大年初一三顿饭都是要吃饺子的,而且只吃饺子,不会做其他的饭菜,家里有两个南方的嫂子,一个来自重庆,一个来自湖北,她们第一年在我们家过年时,都不理解这样的年俗。各有各的习惯,要么包容,要么各玩各的年俗来。不会包饺子的嫂子们看着长辈们包,满足好奇心,甚至也可以一起学习怎么包饺子。备饭时,长辈们也尊重年轻人,按他们的口味炒几个菜。过年,一家人的团圆和气最重要。

01大年三十,包饺子

大年初一这一天,最重要事是拜年,大家早上都要早起,讨得一个好彩头。包饺子这样繁琐的事,当然是要在大年三十就备好的。大年三十早上奶奶就要提前把白菜剁好,肉馅是腊月二十六卖肉时,就提前剁好腌制了。吃过中午饭后,奶奶开始忙活着和面。面和好后,放在瓷盆里醒面。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调馅,白菜挤干水分,倒上肉馅,加入油、五香粉、盐等各味调料,在不停的搅拌中,白菜渐渐融入肉里,分不清彼此。

那时候家里的人口多,再加上是三顿饭,工程量可谓浩大。每年的放饺子的盖垫总是不够用,所以秋天的时候,奶奶专门用高粱的秸秆,制作了一个超级大的盖垫,把饺子放满后,够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一天的。只是,这个盖垫没用几年,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它也很少再出现饺子摆满的壮观景象。

擀饺子皮、包饺子,里面充满了大学问。初学擀饺子皮时,追求的是外表,能擀成圆形的,就成就感满满。到后来技术成熟以后,奶奶告诉我,饺子皮讲究边薄心厚,捏饺子的时候,中间的面向外面撤,如果中间太薄,煮的时候讲究容易煮破。如果边上太厚,两边捏起来的时候,就更厚了,饺子也不好吃。作为负责擀皮的小工,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擀面杖在右手里,小面团在擀面杖下面,一进一退之间,小小的圆就出来了,就像生活,也要讲究进退。

包饺子的学问就更大了,除了各种复杂的造型,至关重要的是,如何让饺子下锅煮的时候能坚强躲过滚水的考验。我包饺子的技术总是不过关,奶奶也一直颇不满意。姐姐笑着说,“我们不亏是姊妹,做得不好的地方都一样。”她分享给我她包饺子的秘籍。邻居家的奶奶告诉姐姐,包饺子时,盛馅很重要,馅里面是有油的,面遇到油就不沾了,所以盛馅是,馅不能碰到饺子皮的边缘。用得此法,屡试不爽。

02芝麻添火,节节高

大年三十晚上睡觉之前,爷爷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晒在房顶上的芝麻杆,拿下来放到厨房。这样东西,是在春夏交接时就要准备好的。每年爷爷都会挑一块土质好的田地,用来种芝麻。等到了秋天收获是,院子里铺好一整块巨大无比的塑料布,爷爷赤着脚站在中间,用木棍敲打晒干的芝麻杆,芝麻在壳里飒飒的脱落出来,打干净的芝麻杆也不会扔掉,捆好一把一把的摞在房顶上晒着,就等着过年用。它是专门用来在大年初一早上生火煮饺子的。就像歇后语说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春节,每一个细节都是蒸蒸日上的寓意。在炉膛里,芝麻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跳动的火焰和锅里滚动的开水,都给这个红火的节日带来热烈的气氛。饺子一个一个小心翼翼扔到锅里,等它们再次浮上水面,白白胖胖的,在圆圆的大锅里,你挤我我挤你,就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等饺子一盘一盘盛出来,最先吃的应该是供桌上的祖宗们,往地上浇了汤,上供的仪式就结束了。拿在手里的筷子此时才能夹起饺子来吃,再配上腊八节腌的腊八蒜,#记忆中的年味#在美味的食物里散发。山珍美味何其多,不及饺子一口香。即是老人不在了,过年的习俗依旧不能忘,每年初一,白菜猪肉馅的水饺总会准时出现在八仙桌上。人全了,年就到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fmo.com/cjzz/913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