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不足脾胃虚寒,怎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

时间:2020-9-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吴某,男,62岁。

上腹部隐痛时休时作3年,加重伴嗳气1周。曾做上消化道钡透摄片诊为慢性胃炎,间歇服用胃康宁、吗丁啉等药缓解。近7日脘痛隐隐,嗳气嘈杂,食欲减退,晨起恶心,无吞酸吐酸,大便时干时溏。

前医用益气养阴、疏肝活血剂,药后便溏更甚,且感腰酸肢凉,加穿衣服仍觉畏寒,脘部隐痛得温减轻。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虚软。胃镜检查与病理报告均示萎缩性胃炎。

辨证属肾阳不足,脾胃虚寒。治宜补火燠土温煦胃阳,方选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化裁:制附片、炮姜、桂枝、炙甘草、茯苓、陈皮、鸡内金各10g,党参、炙黄芪、炒白术、炒白芍各15g,砂仁(后下)4g。每日1剂,水煎服。

5日后复诊,自觉脘痛、嘈杂、嗳气好转,畏寒肢凉亦减。守方续进10剂,畏寒已罢,肢温纳增,胃脘较舒,惟腰部疲软,周身乏力,大便鹜溏,日行1~2次,伴有口干饮少,舌脉同前。

原方去制附片、炮姜,伍入山药、薏苡仁、鹿角霜、菟丝子、刺猬皮、三七粉(装入胶囊服)等药加减,共服2个月,患者诸症消失。

复查胃镜与病理示浅表性胃炎。步原意将温柔脾肾、暖胃活血剂易汤为丸善后调治,并嘱注意调养。2个月后再做胃镜检查,示无异常发现。

医案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本医案辨为阳虚、气虚状态。治宗补火燠土,温煦胃阳法奏效。药用半个月,阳回寒减,先生守方去附、姜刚热之品,取温润肾阳药与甘淡濡土药并用,佐以活血通络之品,旨在改善微循环,加快胃黏膜慢性炎症的吸收。

中医在治病时着重的是整体,不管是任何病都是这样,胃病也是一样,我们在治疗胃病时,除了治胃更要注意脾和肝对胃的影响,所以在治疗时时刻的兼顾到健脾和疏肝,只是每个人情况不同,个体有差异。

单纯的治胃,这样胃是治不好的。因此才会出现前医在治疗了却出现更严重的情况。

不管是那种疾病,在临证中都有忌嘴这一项,早在汉代,张仲景在其著的《伤寒论》上就有很多饮食禁忌。

胃病对饮食的禁忌更为严格,因为你所有吃进去的食物都要通过胃来研磨腐熟消化吸收,如果你的胃消化不了这些食物,那么吃进去不是补品,反而是致病物。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胃肠道健康问题可加张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fmo.com/fbyy/862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