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按+ 很多消化内科的患者朋友,还有很多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做了无痛胃镜后,一看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很紧张地来消化内科门诊咨询,这是个什么毛病?我怎么没有感觉啊?要不要紧?怎么会得这个病的?会不会变胃癌?怎么治疗?这篇文章就把这些常见的疑问和大家一一解答。 本文专家: 钱孝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消化科主治医师) 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萎缩指的是胃黏膜表面的腺体结构减少。 正常胃黏膜表面有很多腺体,就像牙刷上的刷毛一样。腺体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和黏液,帮助消化,保护娇嫩的黏膜。萎缩就好比牙刷用久了,刷毛变秃噜了一样。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不同于感冒咳嗽、头痛脑热这些症状很明显的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缓慢进展的疾病,约5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腹胀、消化不良等。 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不适度没有明显的关联,这也导致了部分患者朋友不重视这个疾病,延误了治疗。 三、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要不要紧? 衰老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外在的衰老很容易看到,比如皮肤出现皱纹,头发变白,而内在的衰老则不易看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质上就是胃黏膜衰老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中老年人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一个三四十岁的青年人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那显然是一种疾病状态了,是需要找出病因并积极治疗的。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致病因素? 如前文所述,年龄增加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因素。 但是其它一些因素会加速疾病的进展,使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饮酒、吸烟、浓茶、咖啡、麻辣食物、咸食、腌制食物、熏肉等。 另外,胃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 五、慢性萎缩性胃炎会不会变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身不是胃癌,但少数患者会缓慢地发展: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医学上称为“癌前疾病”,是需要患者朋友重视,并至消化内科或体检中心进行定期胃镜随访的。 六、怎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首先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饮酒、吸烟、浓茶、咖啡、麻辣食物、咸食、腌制食物、熏肉等的摄入,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需要加用制酸药物及胃黏膜保护药物。 2、其次是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3、如果是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上皮化生,需要每年复查胃镜。 4、如果伴有异型增生,需要内镜下微创手术甚至外科开腹手术,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胃镜。 5、药物治疗主要有制酸药物、胃黏膜保护药物、中药等。 责任编辑:小新 版权声明:本文专家钱孝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消化科主治医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往期精选 1.好医生康复新液POP大赛,给每个梦想一个舞台! 2.双重福利 4月护胃月,好医生与你一起爱胃爱健康 3.口腔溃疡没在意,三周后被确诊为舌癌!医生的提醒千万别不听 4.一张图告诉你,受损的胃黏膜这样才能彻底修复! 5.央视拍摄美洲大蠊专题片,医学证明其能抗癌、促进毛发生长 6.全球胃癌一半在中国,这4种人离胃癌最近 7.你问我答 美洲大蠊是蟑螂吗?以它为原材料的康复新液适用于哪些病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