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称“冬节”,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2月21至23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北半球的我们来说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候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 进入冬至,天气会更加寒冷,三九四九冰上走,民间有数九寒天的说法,一直到九九结束便迎来春天的到来。民间更有广泛流传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节气广受重视,在古代这天是皇帝祭祀祭祖的日子。皇帝在天坛举行祭天大典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百姓则祭拜父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到了冬至会有很多民间风俗活动,尤其是我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差异,在饮食上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冬至这天各地的习俗吧: 一,北方吃饺子 在北方,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穷富贵,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到了冬至,人们会包顿羊肉馅饺子,吃了袪寒发热,温暖如春。 二,苏州饮“冬酿酒” 冬至这天苏州有着特殊的风俗习惯饮用“冬酿酒”。米酒中加入桂花酿造而成,喝起来有种桂花的清香。 三,江南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讲究冬至之夜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在冬至死去了,死后变成疫鬼残害百姓。但疫鬼特别怕赤豆,于是,百姓就在冬至这天煮吃赤豆饭,希望驱病防灾。 四,上海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吃“汤圆”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五,杭州人吃年糕 从清末民初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有吃年糕的传统。到了冬至,做上不同口味的年糕用来祭祖或者送给亲朋好友。 六,台湾冬至吃九层糕 在我国宝岛台湾,还有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禄寿的动物,然蒸笼分层蒸熟,摆放整齐用以祭祖。 冬至来了,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在外奔波忙碌的农民兄弟马上就可以回家了。回首过去不忘艰辛岁月,展望未来新的一年更需砥砺前行… 今天“冬至”,大家吃饺子了吗?冬至这天,你们当地有什么习俗呢?欢迎留言评论,我是嗨喽农村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