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冬至大如年,没有饺子和汤圆,鲜衣祭

时间:2025/4/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今日冬至,热搜排行榜上话题“冬至”迅速问鼎,和冬至相关的话题,像是“冬至吃饺子”、“南方冬至吃什么”等也被热议。

每年都上热搜的“饺子”、“汤圆”

大家对“冬至”的这腔热情和重视程度真的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今天咱们再次“穿越”回宋朝,看看宋朝人如何过冬至,什么问题在那里可以上“热搜”。

南宋人陈元靓所作记录南宋前岁时、节日资料的书籍《岁时广记》中记载,“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这是把“冬至”当成仅次于过年的节日了,冬至前一夜还如“大年夜”一样拥有自己的名字“冬除”,习俗呢,也是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

宋朝冬至吃什么,水饺还是汤圆?

今天南、北方的同学再次把“饺子”和“汤圆”送上了热搜榜,一年一次,每次都很热闹,由此我们就不得不好奇,在宋朝冬至大家都吃什么?

馄饨

同样是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记载,“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这里的“京师”指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也就是说南宋人们在冬至是吃馄饨的。

明朝朱廷焕所编《增补武林旧事》中提到,南宋有“冬馄饨、年馎饦”的习俗,富贵的人家还会包不同馅料和颜色的馄饨,称为“百味馄饨”,至今浙江有的地方还保存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据说在冬至吃馄饨可以破除“混沌”变得聪明,看到这儿的各位看官是否在吃完水饺和汤圆后又默默去厨房准备来碗馄饨?

宋朝冬至做什么?祭祖先、赶庙会

时间回到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宋朝热闹街景

北宋的都城汴京,人们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日,犹如“过年”。贫苦之人在这一天花光积蓄或者借贷,也要穿新衣,置办酒菜,祭祀先祖。开封府的“包大人”就像过年一样放开“关扑”的禁令,男女老少走上街头,大家尽情玩乐,来往庆贺。

冬至这一天,宫里的皇帝也没闲着,毕竟是举国同庆的日子。三年一次,冬至皇帝要率大臣去大庆殿举行盛大典礼祭天、祭祖。

容纳几万人的大庆殿乌压压地站满了人,大家都得肃穆庄严,穿着官服。排列在大庆殿外及御街上的禁军全部装束整齐,战马达数万,整个隆重的不得了,“穿越”过去的看官们绝对不会以为是“冬至”,搞不好会认为是誓师大会!

祭祀

南宋都城武林,《增补武林旧事》记载,“南宋过冬至节更盛于北宋,都人最重一年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丽,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烧香的人更盛。”

南宋比北宋更重视“冬至”,“贺冬”也被他们整得像过年,除了大街上玩耍外,他们多了一项去城外上香的活动,保护南宋人偏安一隅的岳飞祠和城隍庙就成了他们的心灵寄托处。

“冬至”离“过年”已经很近了,这么折腾法的宋朝百姓过年时有的已经“捉襟见肘”了。可能过年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后悔我“冬至”的时候怎么那么冲动消费,后悔药却是没得吃了,吃喝玩乐都享受了,故在宋朝也有“冬至大如年”和“肥冬瘦年”一说。

“穿越大宋之旅”还未完结,更多宋朝趣事会继续分享给大家,最后祝大家冬至快乐,馄饨、饺子、汤圆都是爱!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sfmo.com/fbyy/91450.html
------分隔线----------------------------